搜书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搜书小说 >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> 第四百三十一章,石头村现状

第四百三十一章,石头村现状

  第四百三十一章,石头村现状 (第2/2页)
  
  所以,村民们看到之后,全都惊讶不已。
  
  小学校长周有恒作陪,周济民这个领导也算是石头村半个主人公,所以这群人,了不得。
  
  众多领导逛了一圈,虽说有些惊讶,但还是没弄懂,周济民这到底什么意思。
  
  眼前的石头村,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人了,光是小学校园里的学生,就超过四百人了。
  
  一排排房屋,整齐得跟部队一样。
  
  很繁华,可是除了这里很繁华之外,其他地方却没有多少人。
  
  因为石头村几乎把附近七八个村子的人给吸引过来了。
  
  而在十多年前,石头村也只不过是二三
  
  十户人家,百多号人的小村落罢了。
  
  方圆两三公里范围内的水田、旱地和山地等开发工作,也全都落在了石头村这边。
  
  有意思的是,整个生产队直接一分为二。
  
  石头村这边算是孤悬北边,因为再往北就是其他县城的地盘了。
  
  往南那边则是生产队总驻地,一个小平原地区,囊括了七八个村落呢。
  
  即便如此,这样的乡村单位,在众多领导看来,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。
  
  临近珠江支流,只能说石头村的水路交通便利,但陆路交通却不咋地。
  
  所以,真不明白石头村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。
  
  周济民并没有说什么,而是带他们去看了三公里外,深藏在大山里的水电厂。
  
  「各位领导,这里就是石头村的水电厂,整个村落的电力能源.......」
  
  参观水电厂的时候,周济民轻描淡写地介绍着。
  
  发电量并不多,但不仅足够石头村使用,还有很大的盈余。
  
  北江县领导这才惊呼了起来,原来这就是年产值达到五万元的水电厂啊....
  
  这年代的电,十分昂贵。
  
  电力工作人员收取电费,只需要数数灯泡,这种方式也被称为「包灯制」,这便是五六十年代城市电费的缴纳方式。
  
  一般人最常用的是十五瓦的灯泡,只有有钱人才舍得用25瓦的灯泡
  
  按现在的电价算,一只15瓦灯泡每月电费0.15元,一只25瓦灯泡每月0.25元。
  
  所以,仅仅只是一个石头村,便守着一个年产五万元的水电厂。
  
  这个石头村的经济发展模式,是不是值得学习和复制呢?
  
  「我们北江县这里,有很多落差很大的溪流,完全可以采购这样的小型发电机组,供应附近几个村落的用电........」
  
  北江县领导已经两眼放光,市里和省里的领导,顿时若有所思。
  
  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,对于珠江支流北域多山地区来说,简直就是完美模板。
  
  直接复制粘贴就可以了。
  
  但珠江中下游是平原地区,压根就没有这样的优势啊。
  
  只是眼下还不是聊这些的时候,省里的领导,只好按捺住好奇,认真听着周济民的介绍。
  
  从一个石头村,其实可以看到很多东西。
  
  只不过,眼前这些领导,领悟能力一般,压根就没明白他良苦用心。
  
  因此,周济民只好坦白了说。
  
  「你们都知道绿洲新城吧?」
  
  诸位领导连忙点头,便又听他继续说道:
  
  「绿洲新城发展速度很快,有很多产业,其实是可以转移的.........」
  
  加工工厂、生产工厂等等,这些其实都是可以转移的,除此之外,轻工业制造业便是珠江中下游发展的神器。
  
  「还有,你们知道港岛那边的造纸厂么?」
  
  提起这个,省领导顿时不困了,连忙追问了起来。
  
  造纸厂这东西,污染大,效益一般,但对珠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来说,也是增加GDP的产业支柱啊。
  
  于是,周济民提起了造纸厂背后的经济效益。
  
  乐购和开市客两家欧美连锁超市,目前已经遍及南北美洲、欧洲、东南亚和大洋洲等地区,需求量激增。
  
  旁的不说了,光是北美洲的白头鹰,每年每人最少用掉一百卷卫生纸。
  
  按照一卷卫生纸五毛美金来计算,一百卷就是五十美金。
  
  而整个白头鹰有两点一亿人口,换句话说,白头鹰每年消耗
  
  一百零五亿美金的卫生纸。
  
  也即是说,仅仅只是卫生纸行业,就是一个百亿美金的行业。
  
  换成人民币,按照一美金换一点七三人民币的比率,这就是一个一百八十亿人民币的市场。
  
  即便只是占据其中的三成市场,或者一成,那也是非常牛掰的啊。
  
  这仅仅只是卫生纸罢了,还没计算其他纸张方面的消耗呢。
  
  除此之外,还有欧洲等其他地区的消耗。
  
  因此造纸厂也可以有很大作为。
  
  而内地这块宝地,即将迎来经济腾飞。
  
  不管是人工还是资源,都是极为廉价的时代,周济民当然希望把这些工厂转移到内地来。
  
  当然了,污染是绝对不能够转进来的,或者说,尽量减少污染企业的进入。
  
  即便要进来,也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标准,就像周济民即将在北江县成立的石头场、水泥厂等一样,必须是无污染企业才行。
  
  否则的话,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,未来,肯定会惨遭反噬。
  
  而且,有了绿洲新城这样的标杆,珠江中下游这边,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干。
  
  在石头村的参观,并没有很快结束。
  
  大家都在石头村住了一个晚上,第二天又简单参观了石头村的捕鱼、养鱼经济等,这才满载而归地离开了。
  
  一个小小的石头村,并没有倾注周济民多少心血。
  
  可是它的模式和繁华,对北江县等领导来说,却是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。
  
  望着周济民踏上柴油轮船,沿着珠江支流离开了。
  
  周济民之所以这么费尽心思,其实还是希望地方不要目光短浅,去盯着希望学校这些工程款。
  
  他更希望地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,找到经济发展的道路。
  
  有了这样的模板,地方应该不会再想什么办法盯着工程款,而是埋头苦干搞功绩了吧?
  
  从北江县离开之后,周济民又去了其他地方。
  
  过去那些年,他资助了不少贫困落后的村落。
  
  现在也是时候看看它们的发展情况了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